一口米香,聞得到家的方向

展榮商號品牌故事, 台灣手作, 在地良品, 職人精神, 家庭小店, 穀物風味, 傳承, 烘焙工法, 非油炸, 溫暖日常, 人情味, 老店新風, 誠實食材
🌾 在地誠實食材
🔥 低溫烘焙・非油炸
👨‍👩‍👧‍👦 家族傳承
🛒 手作小量・當日新鮮
有人說,家的味道不在菜單上,它藏在廚房的蒸氣、掌心的溫度與那一聲輕輕的「來喔」。展榮商號,就是從這一聲「來喔」開始。

一、最初的聲音:市場邊,一台攤車

故事發生在清晨四點半,天還沒亮,街角的鐵門先輕響。老闆把攤車推到巷口,第一把米香在拂曉的冷風裡起鍋。沒有鎂光燈,只有鍋壁與火光交錯的亮;沒有口號,只有鍋鏟敲擊的節奏。一朵朵白米在熱度裡膨成小雲朵,帶著穀物的甜香。那時候,我們不懂什麼品牌、行銷,懂的只是「不要把油加太多、不要搶快、要讓米自己說話」。

二、學會的秤,不只秤重量,還秤人心

爸爸教我們用老秤桿。那不是只秤米、秤芝麻、秤麥芽的重量;更是秤時間、秤耐心、秤信任。秤砣慢慢推移,盤裡的食材微微一沉、再抬起,像是在告訴我們:「剛剛好,就好。」這句「剛剛好」,變成展榮商號做事的準繩:粉要磨得細,但不要失去顆粒的靈魂;火要足,但不破壞穀物的本性;味要香,但不能遮住食材自己的聲音。

三、不追爆紅,我們只追「被記得」

有人問過我們:為什麼不做花俏的口味?為什麼不趁勢「聯名」、不搶快「爆紅」?我們笑說:因為人生已經太吵了。展榮商號想留下的是一種安靜的記憶——打開罐子,五穀粉的穀香像是家門口的風;撕開包裝,爆米香的脆響像是廚房傳來的招呼;沖開黑芝麻糊,湯匙在碗沿輕敲的聲音,像媽媽在催你快吃,別讓它冷了。

四、我們的小堅持(不是口號,是每天的工序)
🌾 誠實食材
能說出口的原料才敢放進口。每一款穀物,從來源、處理到烘焙,都有紀錄、有脈絡。
🔥 低溫烘焙
不急火、不躁進,讓穀物慢慢醒香,保留該有的色澤與口感。
👐 小量手作
每天少量製作,與其追趕產能,不如照顧每一鍋的香氣與穩定。
📦 新鮮出貨
把時間留在產地與廚房,不留在倉庫。你收到的不只是商品,而是一段剛完成的手工。

五、有些味道,是用等待換來的

不是每一步都要快,有些「剛剛好」需要時間。
1)挑米挑芝麻:看顏色、聞香氣、摸手感
2)清洗風乾:把多餘留在外,把乾淨留在裡
3)慢火焙香:不搶味,讓香氣自己走出來
4)研磨調配:保留顆粒的靈魂,口感更生動
5)裝罐封鮮:把當天的香,鎖進你的每一口

六、我們被顧客改變的一封信

有位老顧客搬家到外縣市,寄來一封信。她說新家的廚房還沒佈置好,第一個打開的紙箱不是鍋碗瓢盆,而是我們家的五穀粉與黑芝麻粉。她在陌生的房子裡,用熱水沖開粉末,站在窗邊慢慢喝。那一刻,她說自己忽然不怕了——因為熟悉的香氣讓她想起老家的廚房、下午曬著飯巾的陽台,以及每年都會來買爆米香的孩子的笑聲。她謝謝我們做的不是「商品」,而是「能被想念的味道」。

七、寫給下一代的家書

孩子啊,市場會變、機器會進步,但你要記得,鍋子裡的穀物跟我們一樣,都需要被溫柔對待。當你願意多等它一分鐘,它就會回報你一屋子的香。

我們想留下的,不只是配方
  • 留下一種做事的方法:誠實、耐心、每天都像第一天。
  • 留下一種生活的節奏:慢一點,才能聽見味道。
  • 留下一個答案:什麼是好的食物?——吃完,還想念。

八、今天,請把香氣帶回家

你也許不認識我們的爐火、也沒看過攤車;但當你扭開罐蓋、掀開包裝、把茶包放進杯裡時,你已經參與了這段旅程。展榮商號想做的很簡單——做一份可以放心交到手心裡的食物,讓日子在香氣裡慢下來;讓家,不只是一個地方,更是一種味道。

📌 如果你願意,我們想把這份「會被想念的味道」交給你——不急,慢慢來,像我們一樣。
— 展榮商號

相關商品